兰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制药工程专业
兰州理工大学始建于1919年,1958年定名甘肃工业大学,1965年划归第一机械工业部,1998年转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院校,2003年更名为兰州理工大学。现为省部局(甘肃省、教育部、国防科工局)共建高校,甘肃省首批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和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入选高校。现有9个学科门类,71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特色专业6个,国家“双万”计划专业30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17个(全国排名前15名)。现有专任教师1478人,具有高级以上职称教师1005人,全日制在校生约2.3万人。
兰州理工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图书馆
兰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03年,前身为2000年成立的轻工食品工程系。学院现有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和制药工程三个本科专业,拥有生物工程学术学位硕士点、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类别、生物与医药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含生物技术与工程、食品工程和制药工程)等3个硕士研究生专业,形成了较为完整、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食品科学与工程”和“生物工程”为甘肃省重点建设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入选甘肃省一流本科专业,生物工程专业入选学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制药工程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22年之前在兰工坪校区办学,2022年7月整体搬迁至彭家坪校区(衡鉴楼)。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楼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运动会合影
兰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制药工程专业于2004年获批设立,于2005年首次招生,2013年成为兰州理工大学18个重点建设专业之一,2023年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认证后的专业教育教学质量标准可实现国际实质等效,毕业生获得全球流动“通行证”。医药工业是中国制造2025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也是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保障。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制药行业需求,具有运用化学、药学和化学工程与技术等学科相关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能够解决药品生产与研发相关复杂工程问题,具有远大理想、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以在制药及相关领域从事工程设计、生产运行、项目管理和产品研发等方面工作。专业秉承“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工程教育理念,研究生录取率始终稳定在30%以上,多数学生在南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双一流高校深造,绝大多数毕业生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医药制造行业就职。制药工程专业现有在校生278人,年招生60人左右,专任教师14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8人,讲师1人,博士1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3人,5人有出国留学经历,平均年龄44岁。
制药工程专业教师
实验教学中心:专业依托国家级机械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甘肃省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甘肃省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甘肃省特色生物资源产业化校企联合创新中心和甘肃省中藏药筛选评价及深加工高校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以及化学实验中心、化工综合实验中心、分析测试中心等实践教学平台。此外,专业建有制药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下设药物分析、药物合成、制药工艺学、工程训练实验室、微生物学实验室和生物化学实验室等功能实验室,围绕制药产品的过程开发建成了集提取-浓缩-精制-干燥-制剂为一体的小型工业化生产平台,有实验仪器设备100余台套。
校外实习实践基地:现有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甘肃扶正药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甘肃陇神戎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甘肃兰药药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甘肃奇正藏药有限公司、甘肃普安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兰州太保制药有限公司、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司太立制药有限公司和浙江车头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17家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践基地。
制药工程专业实验室
实验仪器设备
校外实习实践基地
主要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机械设计基础、工程制图基础、制药工程导论、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天然产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合成、药剂学、药理学及毒理学、制药工艺学、制药分离工程、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和生物制药技术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生物化学实验、微生物实验、药物分析实验、天然产物化学实验、药物化学实验、药物合成实验、药剂学实验、药理学实验、制药工艺学实验、制药分离工程实验、制药工厂课程设计、创新药物实践、科研创新训练、认识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等。
人才培养成效: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实施“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学院办学二十年来已为国家培养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4000余人,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率多年稳定在95%以上,研究生录取率一直保持在30%以上,学院在互联网+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 国际大学生智能农业装备创新大赛等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国家级奖项50余项、省级奖项100余项,连续多次荣获“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优秀组织单位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