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logo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学院新闻> 正文

南京师范大学孙小曼教授到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开展学术交流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辅导
2025-09-25 点击: 作者:王雅 来源:

2025年9月24日,受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邀请,南京师范大学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江苏省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入选者孙小曼教授就功能性油脂合成生物制造做学术报告,并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分享申请经验。学院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了报告会,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任海伟教授主持。

在报告的第一环节,孙小曼教授以“功能性油脂的合成生物制造”为题,系统介绍了该领域的前沿动态与发展前景。她指出,功能性油脂(如DHA、EPA等)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但传统的从动植物中提取的方法面临资源有限、效率低下等问题。合成生物学技术的兴起,为功能性油脂的高效、绿色、可持续生产提供了革命性的解决方案。孙教授结合其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构建和优化微生物“细胞工厂”,实现功能性油脂的精准合成与高效积累。她生动的讲解和前沿的案例,让在场师生对合成生物制造这一新兴交叉学科的强大潜力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报告的第二环节,孙小曼教授将话题转向了广大青年科研工作者高度关注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结合自己多次成功申请并担任基金评审专家的经验,进行了一场极具实用价值的经验分享。孙教授首先强调了“选题立意”的重要性。她认为,一个好的项目选题是成功的基石,必须兼具“前沿性、创新性和可行性”。她鼓励青年学者要敢于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同时也要立足于自身的研究基础和实验条件,找到那个“跳一跳能够得着”的创新点。随后,她针对基金申请书的核心部分——立项依据、研究内容、研究方案、技术路线、特色与创新之处以及可行性分析等——逐一进行了详尽剖析,孙教授还提醒大家要高度重视“前期研究基础”的展示和“创新点”的提炼。

在互动环节,与会师生就合成生物制造的技术难点、基金申请中的具体细节等问题与孙教授进行了热烈交流,孙教授耐心细致的解答。

本次报告会内容丰富、针对性强,不仅拓宽了师生们在食品与制药工程领域的学术视野,更为大家未来申请国家级科研项目提供了极具指导意义的实战指引。与会者纷纷表示,孙教授的报告高屋建瓴又接地气,受益匪浅,对未来科研工作的开展充满了更大的信心。

撰稿:王雅 ;初审:赵小亮 ;终审: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