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科学日新月异的今天,生物化学作为探索生命本质的核心学科,正以惊人的速度揭开基因调控、蛋白质功能、代谢网络等领域的神秘面纱。5月10日全天,生物与医药(生物技术与工程、制药工程、食品工程)专业研究生“高级生物化学专题演讲”实践环节在彭家坪校区抒望楼308教室成功举行。

26组52名研究生通过文献整合、跨学科思维碰撞与团队协作,围绕DNA 甲基化、mRNA疫苗开发、镁与代谢和临床疾病、磷酸化与代谢及其疾病、糖组学和生物活性肽等生化热点前沿做了演讲,特别设置了“生化人与事”演讲板块。例如,学生分享了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Katalin Karikó和Drew Weissman的mRNA技术突破热点。学生梳理了他们的科研历程,感悟了基础研究对科研成功的重要性,以及跨学科合作的智慧和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行动力。课程团队赵小亮、余长俊两位老师参加活动,点评了各组演讲水平,肯定了同学们的成绩。
课程未来将继续深化“文献阅读-理论应用-科研实践”的闭环教学模式,培养兼具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的生化人才,同时将继续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加强课程和科研实践环节的设计与实施,为研究生提供更多接触前沿科学、参与科研项目的机会,进一步提高生物与医药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撰稿:余长俊;初审:李志忠;复审:张百刚;终审:郑军)